常見問題

5.集塵機/吸粉機 過濾濾心完整指南(2025 最新)

1.先搞懂名詞與關鍵指標

  • 濾布(Filter Media):織布、針刺不織布、覆膜(PTFE/奈米膜)、表面處理(抗靜電、防油防水、拒水拒油、抗黏)。

  • 濾袋(Bag):傳統布袋,搭配籠架與文氏管;清灰方式:脈衝噴吹(Pulse-Jet)反吹(Reverse Air)搖動(Shaker)

  • 摺頸濾心/濾筒(Pleated Cartridge/Conical-Cylindrical):以摺皺方式增加有效面積,常見於濾筒式集塵機與真空接收器。

  • 摺皺濾袋/星型濾袋(Pleated/Star Bag):把布袋做成摺皺型,直接替代傳統長袋以放大面積、降 A/C。

  • A/C 比(Air-to-Cloth, m/min):面速=風量/濾布面積;越低越不易糊袋且 ΔP 上升慢。

  • ΔP(壓差):濾室進出口壓力差;是清灰與更換最重要的運轉指標。

  • MERV/EN1822:MERV(ASHRAE 52.2)講一般過濾效率;EN1822 管 HEPA/ULPA 等級(H13/H14)。

  • 表面電阻/抗靜電:可燃粉場域常要求表面電阻 < 10⁸ Ω(依規範不同),藉導電纖維/碳纖/不鏽鋼纖維織入或塗佈。


2. 材質快速選型表(溫度 × 化學 × 粉性)

材質

連續耐溫(約)

化學/濕氣特性

典型應用

備註

Polyester(PES)針刺不織布

~135 °C

價格實惠,怕水解(高溫高濕+酸)

通用粉塵

可加 ePTFE 膜、疏水、抗靜電

Acrylic

~120 °C

抗酸露點腐蝕佳

低溫酸性煙氣

風速別過高,注意清灰

Polypropylene(PP)

~90–100 °C

抗化學/濕氣佳

化工、鹼霧

溫度限制較低

Aramid(Nomex)

~200 °C

耐溫佳,對氧化敏感

瀝青、乾燥、冶金

避免高氧化性環境

PPS(Ryton)

~190 °C

耐酸鹼與含硫環境

鍋爐、化工

氧化性/高 NOx 需評估

P84(Polyimide)

~240 °C

微細粉效率佳

高溫細粉

價格較高

Fiberglass 玻纖

~260 °C

高溫、低 ΔP,脆

高溫煙塵

通常需 PTFE 膜與表面處理

PTFE(含 ePTFE 膜)

~240–260 °C

幾乎最強的化學耐受

黏粉/高腐蝕/高潔淨

成本高,配合正確清灰

燒結 PE/SS(Sintered)

80–200+ °C

可 CIP/SIP、反洗

食品藥品、黏粉

孔徑可選,初阻較高

要點黏/濕/油粉ePTFE/奈米膜(表面過濾)+疏水/防油高溫/腐蝕PPS/Aramid/P84/PTFE/玻纖依化學挑;需清洗/CIP燒結材(PE/SS)

 


3. 形式差異:濾袋 vs 濾筒 vs 摺皺濾袋 vs HEPA vs 燒結材

3.1 傳統濾袋(Baghouse)

  • 優點:耐髒污、容忍粉量高、維修友善、成本區間廣。

  • 限制:單位體積有效面積不及濾筒,A/C 往往較高;黏粉易糊袋。

  • 適配:中高風量、粉量大、粒徑不超細;可搭摺皺濾袋升級面積。

3.2 濾筒/摺頸濾心(Cartridge)

  • 優點面積大、A/C 可取低、ΔP 曲線穩、占地小、清灰效率高。

  • 限制:對黏/濕粉需加強表面處理與前置分離。

  • 適配細粉真空接收器、濾筒式集塵機。

3.3 摺皺濾袋(Pleated/Star Bag)

  • 優點:可不改機殼,直接替換傳統長袋,面積放大 1.5–2.5 倍,A/C 下降

  • 限制:需確認籠架與文氏兼容;清灰氣流要充足。

  • 適配:改造既有布袋室,解決 ΔP 高、糊袋與能耗高。

3.4 HEPA(二次過濾)

  • 用途最後一道微粒過濾(H13/H14),用於室內回風/無塵室/敏感產品。

  • 注意:HEPA 不替代主濾;要做 PAO/DOP 完整性測試前後 ΔP 監測

3.5 燒結材(Sintered PE/SS)

  • 用途:可反洗清潔/CIP/SIP,耐濕氣與黏粉,孔徑可選。

  • 限制:初阻較高、成本較高;選高品質反吹/反洗程序


4. 自動清灰:把 ΔP 曲線壓穩

  • 建議 A/C(一般參考)

    • 濾筒/細粉:0.8–1.6 m/min(黏粉取 0.8–1.2)

    • 布袋/高風量:0.9–1.8 m/min

  • 脈衝清灰0.4–0.6 MPa;以 ΔP 觸發(非純時間制)

  • ΔP 基線法

    • 初阻:~600–900 Pa

    • 正常:1000–1500 Pa(依濾材與風量)

    • 警戒:≥1700 Pa(加強清灰/檢查)

    • 介入:≥2000 Pa(計畫停機、換濾/查堵)

數值隨機型而異;重點是建立你自己的基線與門檻


5. 真空送料機/吸粉機的濾心選擇

  • 型式摺頸濾心(錐-筒)摺皺濾袋(星型)短筒濾芯燒結管

  • 材質:PTFE/奈米膜(細粉)、疏水/防油、抗靜電(可燃粉);食品/藥品可選 SS 燒結 or ePTFE 食品級

  • 清灰:短循環高效率脈衝;ΔP 觸發+最小時間間隔,避免過清耗氣。

  • HEPA:室內回風/潔淨室加 H13/H14;位置多採 主濾→風機→HEPA

  • 特別提示:真空系統對漏風、密封、接地更敏感;定期檢查 O-ring/快拆口。


6. 抗靜電與防爆:可燃粉必讀

  • 抗靜電濾材:導電纖維織入、表面塗佈或導電骨架表面電阻依規範選型(常見目標 < 10⁸ Ω)。

  • 接地/等電位:軟管、框架、濾芯端蓋、機殼全系統等電位連結;定期量測接地電阻。

  • 隔離與釋爆:火焰隔離閥/逆止閥+洩爆片化學抑爆;釋爆方向與安全距離要設計。

  • 火花偵測/滅火:上游有火星風險(研磨/切削)就加。

重點:防爆不是「只換濾材」;是系統工程(DHA 風險評估+設備/電氣/程序一體)。


7. 常見故障與根因(對症處方)

症狀

主要成因

處方

ΔP 飆升

黏/濕/油粉、

清灰不足、入口濃度峰值

ePTFE/奈米膜+疏水、防油;

強化脈衝;加前置旋風與導流

糊袋/糊筒

露點凝結、黏粉、油霧

保溫/除濕、預熱;疏水濾材;預塗粉

穿透率升高

濾材不對、破損、過清

改材質或加覆膜;檢漏/更換;ΔP 觸發控制

磨耗破洞

高速含硬粒、彎頭衝刷

耐磨濾材/厚覆、導流板、降低入口局部速度

水解/脆化

高溫高濕+酸(PES)、氧化(Aramid)

換耐化濾材(PTFE/PPS/P84/玻纖);控制化學環境

靜電放電

無接地、濾材不導電

加抗靜電濾材與導電骨架;全系統接地檢查

 

8. 驗收(FAT/SAT)與品質保證

  • 粒徑/效率:上游/下游粒徑或粉塵濃度對比;如有 HEPA,做 PAO/DOP

  • ΔP 曲線:連續運轉下趨勢穩定;記錄初阻/穩態/波動

  • 漏風/密封:冒煙、壓力衰減或超聲偵漏;HEPA 前後 ΔP 比對。

  • 清灰功能:脈衝壓力、間隔、區段清灰是否符合設計。

  • ESD/接地:電阻值符合內部標準;等電位檢查表。

  • 文件:材質證明(FDA/食品級如需)、圖面、SOP、保養表、備品清單、性能報告。


9. 維護策略與庫存(把停機風險降到最低)

  • ΔP 基線+門檻:以趨勢判斷清灰與更換,而非固定日數。

  • 定期檢查:端蓋 O-ring、快拆扣件、籠架磨損、脈衝閥膜片。

  • 備品安全庫存:建議 1–2 次更換量(濾材、脈衝閥零件、ΔP 計)。

  • IoT/遠端:記錄 ΔP、風量/電流、脈衝次數;告警分級避免報警疲勞。

  • ESG 指標:kWh/噸粉、濾材消耗、停機時間、粉塵回收率。


10. 選購清單(把需求一次講清楚)

  1. 粉體:粒徑(D50/細粉比例)、堆密度、黏/油/吸濕、磨耗、是否可燃(Kst/MIE)

  2. 溫度/化學:最高/平均溫度、酸鹼、腐蝕性氣體、露點風險

  3. 目標:風量、壓頭(或真空度)、是否要 HEPA

  4. 設備:濾袋/濾筒/摺皺濾袋/燒結材,結構限制與改造可行性

  5. 清灰:脈衝壓力來源、可用空壓量、ΔP 控制策略

  6. 安全:抗靜電、接地、火焰隔離、洩爆/抑爆、區域分級要求

  7. 驗收:效率/ΔP/漏風/噪音/HEPA 完整性;文件與保固、SLA


11.|FAQ

Q1:細小粉塵(<5 μm)用什麼濾材最好?
A:ePTFE/奈米膜覆膜濾材;入口做導流/前置分離,必要時加 HEPA 二次過濾。

Q2:黏/油粉一直糊濾心?
A:疏水/防油處理、加前置旋風或沉降段、控制露點(保溫/除濕),並用 ΔP 觸發脈衝

Q3:想省能耗,換濾袋還是濾筒?
A:若機殼允許,濾筒或摺皺濾袋可放大面積;同時優化管路與罩口更關鍵。

Q4:HEPA 要放哪?
A:主濾→風機→HEPA 最保守;室內回風/潔淨區務必做 PAO/DOP 漏掃 與前後 ΔP 監測。

Q5:可燃粉一定要用抗靜電濾材?
A:建議。同時做接地/等電位火焰隔離+洩爆/抑爆,依區域分級選電氣。

Q6:濾心多久更換?
A:看 ΔP 趨勢與性能。當 ΔP 長期高、清灰無效、或破袋測試不合格時更換;建立基線與門檻最準。

​​​​​​​